教学管理

荷都舞韵非遗情 苏皖13支莲湘队齐聚金湖竞技

发布时间:2016-06-10 11:35:21    点击数:

新华网南京6月10日电(王伟 李广忠 潘勇)“荷花荡里莲湘舞,相约金湖鱼米乡。”10日上午,2016江苏省“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暨“荷风舞韵,追梦江淮”苏皖莲湘舞邀请赛在荷都金湖精彩上演。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文化厅、淮安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淮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共金湖县委、金湖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活动邀请了江苏、安徽两省共13支莲湘舞代表队同台竞技,与会领导嘉宾、专家评委和观众共同欣赏了苏、皖两地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莲湘舞,感受了非遗文化。

 

活泼轻快的莲湘舞表演。

莲湘舞,又称“玲枪”、“钱钗子”、“花棍舞”,表演者手持花棍,和着欢快热烈的节拍,拍打和碰击身体。金湖莲湘舞融合了地方特有的淳朴民风,风格上平稳流畅、活泼轻快,方法上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在动作上舞蹈化,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经过上百年的改进和创新,金湖莲湘舞演变发展至今三十余套,有单枪和双枪两种,每套自成一体,套套相连。伴随音乐,时而枪头击地,时而双枪对击,节奏明快,令人赏心悦目。

2009年,金湖莲湘舞被列入江苏省非遗保护名录,成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金湖莲湘舞获得“2014年全国莲湘舞邀请大赛”金奖桂冠,同年参加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淮安)闭幕式演出。2015年,金湖县实验中学莲湘表演队获得江苏省教育艺术节中学组舞蹈比赛一等奖。金湖莲湘舞还曾受韩国固城郡的邀请,赴韩参加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交流。

金湖县委书记肖进方在致辞时表示,金湖素有“尧帝故里、荷花之都、鱼米之乡、淮上明珠”之美称,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三湖环绕金湖县,淮河入江水道贯穿腹地,全国唯一。肖进方说,金湖莲湘舞作为该县“非遗”文化的重点项目之一,已得到省、市领导和专家们的认可,在全县深得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目前,金湖县有专业和业余莲湘舞团队30多支,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近千人,并在中小学校中推广普及,使这一非遗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

 

邀请赛活动现场。

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吴晓林说,莲湘来源于生活、根植于民间,被誉为“民间舞的瑰宝”。打莲湘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江苏省有五个地区的莲湘舞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目,金湖的闵桥莲湘是其中最早入选、传承有序、特色鲜明的优秀代表。如今,打莲湘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具有地域特色、健身养性、愉悦身心的群众性活动。在各大活动中,传统莲湘频频露相、摘金夺银、凸显出传统舞蹈在现代生活中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红红表示,莲湘舞是见证淮安市民俗文化旺盛生命力的一个缩影。这一传承淮安大地100多年的民俗舞蹈,深受城乡群众喜爱。近年来,淮安市深入推进莲湘舞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培养了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的传承人队伍,改进形成套路多变、风格各异的表演形态,两次应邀参加国际民俗音乐交流活动,先后在国家和省级赛事中获奖,有力的提升了淮安城市美誉度和文化影响力。

“一直听朋友说金湖是南京的后花园,现在看到这里天蓝、水清、路净、树绿、风景美,这种清透的感觉就像行走在郊外田园,也忘记了城市的纷繁扰杂。”专程从南京赶来观看巡游展演的张女士表示,美丽多姿的莲湘舞让游客爱上了金湖的非遗文化,金湖的生态风光也让众多游客留连忘返。

活动当天,金湖还组织了“漫漫传承路、拳拳守护心”金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大型图片展和千人莲湘舞大巡游。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排行榜

局史馆

师资力量 | 科学研究 | 教学管理 | 图书资料 | 学科导航 | 局史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