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拟建“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数字化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6-11-16 11:24:28 点击数:
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 王志艳)15日,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整理和数字化”开题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 首批研究成果《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同期发布。
据介绍,近代的日本,为实现其侵略中国的目的,不断派出浪人、军人、商人、记者,潜入中国各地,对中国国情作周密踏查,一方面为经济发展大力搜集信息,另一方面为其侵略中国的目标提供战略情报。至19世纪末期,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海外领事馆为桥头堡,外务省、农商务省为中心,满铁、东亚同文书院、商业会议所、兴亚会、三井物产、三菱商事为辅助,政府、企业、民间紧密结合的调查网络。经数十年的调查,逐步掌握了近代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风俗方面的翔实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系统,即政府部门的调查,军部的调查,民间组织的调查,企业的调查以及个人踏查资料。除对华调查外,日本还对东南亚各国进行周密的调查,目的是从各方面掌握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翔实国情,进而为日本从经济、文化和军事上侵略中国乃至征服亚洲做充分的准备。
其中,东亚同文书院是近代日本为培养“中国通”而开办的高等学校,该校从清末至1945年,每年派学生到中国各地进行调查,以调查报告书作为毕业论文,分别向日本外务省和军方呈送,前后持续40余年,总计派出4000余名日本学生分成近700个小组,足迹遍布中国各地,进行了卷地毯式的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千余份。本次出版的《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200册)以国家图书馆所藏的调查手稿为底本,系首次对外公布。丛刊记录了中国各地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细节,是研究民国史、中国社会史、经济史、地方史的重要资料。
随着2016年3月,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整理与数字化”由国家图书馆正式申请立项,并被列入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中。据了解,该项目意在加强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的整理、研究和开发工作,为服务国家内政外交大局和抗战研究提供史料支撑。国家图书馆建立的“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数字化服务平台,从东亚同文书院和满铁调查报告开始,对馆藏日本对华调查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和数字化,同时还将联合国内外各相关文献单位,对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进行全方位地搜集、整理加工和标引,建立专题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