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类图书期刊芬芳乡村
发布时间:2017-04-12 16:06:30 点击数:
本报讯 今年4月是“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月”。 7日下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共服务处处长张虹、安徽法制报社总编辑粟原慰等一行与肥东县文广新局局长梁建文、张集乡党委书记宋鼎同赴张集乡参观、调研农家书屋和全民阅读。
张虹处长及粟原慰总编辑等来到张集乡薛桥村农家书屋,屋内村民们正在阅览书籍。薛桥村党支部书记张道安说,自书屋建成以来,每天都会有20人次到这里读书看报,周末孩子们也会加入其中。据梁建文介绍,薛桥村农家书屋藏书3000余册,村民可以通过办理证件借阅图书。张虹等详细了解书屋的建设、图书借阅等情况。本报总编辑粟原慰、副总编辑袁校斌与正在阅读的村民王昌建、王开伦、张立聪进行了交流,询问他们平时喜欢看哪一类的书籍。村民王昌建说,农闲时上午在家做家务,下午会在农家书屋看2个小时的书。当听说张立聪喜欢看法制类报刊时,袁校斌高兴地说:“安徽法制报既有农民朋友喜欢的法治栏目,还有‘村里’移动客户端农村普法平台以及法治安徽网和微信公众号,总有一款适合您! ”
据了解,张集乡共13个行政村,村村都开设了农家书屋,图书总量超3万册。张虹处长告诉记者,农家书屋工程是“十三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重大工程之一,目前我省15442个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 2016年全省共投放156万册图书。当梁建文局长介绍2017年将加大科技和法制类图书、报刊投放量时,张虹处长连连点头,要求肥东县发挥好农家书屋资源优势,加快“数字书屋”建设,推动全民阅读。本报总编辑粟原慰也当即表示,安徽法制报将以让利惠民的方式,参与农家书屋的遴选,为全省农民朋友提供具有法治特色的文化食粮,为法治社会添力、为全民阅读服务。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共服务处调研员陈洁华、副调研员朱波扬等一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