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八旬老党员章余庆15年捐献图书6.8万余册

发布时间:2017-07-10 18:57:13    点击数:

近日,现年83岁的老党员章余庆将2000册图书捐给曹娥街道外五甲村的图书室,并将200多册图书赠给当地村民。外五甲村村民说,老人送来了“精神食粮”,比送钱更有意义。

15年来,章余庆累计捐献图书6.8万余册,成为我区远近闻名的“捐书达人”。“只记得3000册以上的图书室,我办了8个,3000册以下的捐赠活动数也数不清了。”老人告诉记者。

兼做两个图书室义务管理员

章余庆的老家在崧厦镇章家村,是村里较早“洗脚上岸”的农民,凭借一把泥水刀走南闯北。闲暇时间,他总爱到地摊上购买一些书籍,自己看好后,讲给工友听。

退休后,儿子给章余庆老两口在百官买了房。章余庆成了“城里人”。2003年9月,百官街道西横河社区办起老年电视大学,章余庆成了一名图书室义务管理员。因为图书室藏书并不多,满足不了附近群众的需求,章余庆蚂蚁搬家似的,把家里2000多册书给搬空了。家里没有了图书,他就上街去“淘宝”,碰到有打折的、搞活动的图书就买下来。有一次,有一家私人书摊要低价转卖,章余庆一口气将近3000本图书全部搬到了图书室。

10多年来,章余庆全身心扑在西横河社区图书室义务管理员岗位上,每天清晨6点多上班,傍晚6点多下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市民借到图书。”他说。

去年9月,西横河社区主任考虑到章余庆年纪大了,软硬兼施,动员他放弃图书室义务管理员。老章虽然答应不再担任义务管理员,但是一有空,还是会主动去图书室帮忙。

为了让章家村的孩子能够多看图书,章余庆还兼任章家村图书室义务管理员,每逢周三、周六雷打不动,守在图书室。老人透露,今年10月将回老家居住。为此,他正在筹建家庭图书室。

10多年捐了8个图书室

今年春节,章余庆听曹娥街道外五甲村的一名亲戚说,村里有个图书室,村里的小孩子经常去看书,不过缺少图书。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章余庆暗下决心,要购买一些图书,送给外五甲村的图书室。为此,他还抽时间专程赶到村里,粗略统计图书室需要的图书数目。

从2003年9月捐赠7000册图书,办起西横河社区图书室至今,章余庆已先后捐赠办起崧厦镇章家村图书室、民工子弟学校图书室、崧厦镇图书馆、陈溪乡石笋山村图书室、丰惠镇通明小学图书室、驿亭镇二都村图书室等8个图书室。

每年寒暑假期间,崧厦镇章家村的孩子们纷纷聚集到村图书室看书、做作业。这个村图书室是章余庆在2009年时发起建造的,当时他捐赠了6000册图书。“每逢节假日我都会来这里,可以自由地看书,还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很棒!”四年级学生李云琪笑着告诉记者。

当地村民也非常赞同自家孩子去村图书室。他们纷纷表示,往年寒暑假,小孩要不就是窝在家里看电视,把眼睛看近视,要不就疯到哪里玩都不知道,让人担心。自从有了图书室,小孩子不仅可以学习知识,做家长的也少了一分担心。

其实,章余庆的收入并不高,自己和老伴的退休工资,加起来只有600多元,3个儿女孝敬的零用钱,全部用来购买图书。直至2014年,老两口开始有了失地农民养老金,每个月的收入窜至2000多元。收入多了,捐的图书也“水涨船高”。“我们每个月600元钱可以过日子了,主要以吃素为主。儿女们孝顺的钱,全部都捐给了我区不少村和学校图书室。”老人说。

 


 

对此,儿女们都表示理解。大女儿章美珍说,“父亲不抽烟不喝酒,生活俭朴,最爱的就是书。虽然他到处奔波,做儿女的有点心痛,但是看着他乐此不疲,而且身体不错,我们也就放心了。”

因为捐赠图书,章余庆收获一个又一个荣誉:上虞区道德模范、上虞十大信义故事(人物)……“我做的都是小事,政府和社会却给了我这么多荣誉,让我很感动。”章余庆告诉记者,生命不止,捐书不休!接下去,他将捐赠更多的图书,来回报社会。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排行榜

局史馆

师资力量 | 科学研究 | 教学管理 | 图书资料 | 学科导航 | 局史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