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这8本不同气质的旅行图书,比朋友圈的假期摄影大赛高级不知多少

发布时间:2017-09-29 20:04:53    点击数:

走马观花的旅行你是否已经厌倦?
去过一次的旅行是否不想再去?
大众目的地还有哪些小众玩法?
还有哪些独特的方式解读旅行?
十一长假即将到来,小编推荐6本与市面上大多旅行书不同气质的读本,一起先睹为快!
1.《复古伦敦》
作者: 英国Rough Guides公司

豆瓣评分:8.1分
全书由英国复古圈鼻祖人物、伦敦复古庆典(Vintage Festival)创始人韦恩·海明威(Wayne Hemingway)携专业团队精心筛选编写。它可以是一本伦敦复古的完全指南手册,也可以是手边翻阅的趣味读物。
【超过200家深居伦敦大街小巷的复古风格店家】
精心呵护的古着与复古首饰店/充满历史感的二手书店和唱片店/从本地人最爱的周末市集/伦敦的老字号手工制伞店/几乎维持了百年前装潢的咖啡馆/伦敦本地人最爱的Local味道餐厅/堪比博物馆的古董家居店/复古人士最钟爱的美容美发店/小范围举办的复古Party和活动……

【延续RoughGuides一贯的指南基因】
制作旅行指南出身的英国老牌出版社Rough Guides,对于这《复古伦敦》自然把使用的便利度做到极致。全书由英国复古界的领军人物韦恩Ÿ海明威携专业团队撰写,按照读者的使用频率将全书分为两部分——“购物与餐饮”以及“方方面面的复古生活方式”,同时按地域出行便利程度把伦敦分为中心及东南西北五个区(而非常规的行政区)。每家店标有明确的分类标识、地址、网站、营业时间等实用信息。

附《初游伦敦指南》
精选伦敦市区Top 50处最值得推荐的到访之地
全手绘地图,行程选择一目了然
趣味足料的介绍,了解景点背后的故事

2. 《京都漫步》
主编:洛仪

豆瓣评分:8.0
游客写京都,难免不够地道。因此本书特邀京都出身的作家撰稿――前惠文社店长堀部笃史、畅销书《京都惹人厌》作者井上章一,以及旅居京都的台湾作家林奕岑,旅居日本近30年的“日本通”李长声老师……他们将告诉你,艺伎和社寺以外的真实京都。
寺庙
京都有近3000家寺庙神社,传统攻略书按地域来分类,看完不免还是思路混乱,觉得要去的寺庙太多,无从选择。
而本书按寺庙能带给你的独特体验分类,在清水寺登高眺望古都,在龙安寺欣赏枯山水,在祇王寺拍苔藓幽光,在南禅寺看“京都绿”并顿悟……在介绍祇王寺时,又推荐了同样静谧、有着厚厚青苔的大原三千院。这样的角度,让你能轻松依据自己的喜好来安排行程。

和尚
京都寺庙是雅俗共赏的,即使你不是佛教徒,也会被繁茂的植物、古朴的建筑和宁静的气氛打动,而寺庙里的和尚就离我们很远了。
本书采访到京都唯一一家和尚酒吧的老板羽田高秀,以及请来三位和尚畅谈相亲、被逼婚、失恋的种种烦恼,让你了解真实版的《朝五晚九》。

匠人
漆器和做香均非日本人的发明,如今却都成为京都手艺的代表。
而京都的“骆驼祥子”,奔跑在风景中的三轮车夫,个个帅气,多次登上时尚杂志和娱乐节目。本书作者实地采访,带你体会匠人精神。


料理
人们都以为京都是一座古老守旧的城市,其实她在许多方面引领潮流,比如说西方人喜爱的牛肉和咖啡,都是最先在京都兴起的。
从高冷的怀石料理,令人垂涎的和牛和寿喜烧,到家常料理番菜,从精致得不舍得下口的和果子,到浓香拉面和清淡乌冬,本书为你一一道来,让你做个有文化的吃货。当然,餐厅推荐是少不了的。


随书附赠的别册里,有10条精心设计的实用漫步路线:东山、岚山&嵯峨野、京都北部、伏见、赏樱、赏枫、亲子……
3. 《日本解剖书》系列
作者:日本STUDIOWORK工作室

豆瓣评分:8.4
翻开书
踏上一段满腹经纶的日本建筑之旅
旅行所至,必有建筑,不仅为人们奉献空间努力生活,而且陪人们度过时间留存记忆。
经过江户至昭和时期的大发展,城市变迁,建筑兴替。如今的日本建筑融合了中、日、西三类元素,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
道路、城镇、车站、公园、民居、神社……看似寻常,其实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凝结着前人的智慧和努力,铭刻着各个时期的独特风貌。


细腻传神的手绘图
让细节控目不转睛
当场脑洞大开
地势起伏造就的或缓或急的坡道,岔路口上标识道路的路标,台地边缘的泉瀑和洼地处的水井,地形地势决定了城市的面貌。
传统日式的、融入中国古建元素的、西洋风格的,日本建筑博采众家之长。
形状功能各异的屋瓦,编织技术精湛的格子门,绚烂华丽的镘绘,建筑细节精致迷人。

作者丨STUDIOWORK(スタジオワーク)
一个超级有趣的霓虹国工作室。成员们常年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风景充满兴趣,并始终怀抱着问题意识。他们异乎寻常地重视田野调查,通过深入观察城市与乡间大大小小的事物,发现全新的价值观,并力图将它们记录下来、传播出去。
这本书共有6位执笔者,分别是糸日谷晶子、井上心、木下正道、最胜寺靖彦、樱井祐美、二藤克明,全都有着深厚的建筑学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有专业人士带领,简直迫不及待地想要走出去发现建筑之美。
4. 《小岛旅行》
作者: 林凯洛

豆瓣评分:7.1
《小岛旅行》是国内第一本以日本濑户内海为主题的旅行书。在这片生动的岛屿上,草间弥生的大南瓜、安藤忠雄的地中美术馆、妹岛和世的犬岛家计划、西泽立卫的丰岛美术馆、杉本博司的护王神社、大竹伸朗的直岛钱汤星罗棋布……此外,绝美的海景相随,大师作品的陪伴,还有岛民的热情相待,绝对会是一趟难以言喻、催人成瘾的跳岛冒险之旅。随书附赠超实用的地图资讯别册,含濑户内海的船班信息和地图Guide。
本书由台湾资深博主林凯洛主笔,正如她所分享——“艺术祭三年一次,但旅人无需以时间自设限制或刻意追逐,展期之外更值得慢步造访。我只是个艺术的门外汉,在三个季节、祭内祭外均走过濑户内,任何时间,各个岛屿,自有四季更迭景致,艺术就在日常。”

跟随《小岛旅行》的三个理由
一. 尽赏日本当代艺术大师扛鼎之作
01 × 高松港
从这里出发吧,濑户内最重要的艺术港口

高松港门户最明显的地标,莫过于艺术家大卷伸嗣的雕塑作品“Liminal Air -core-”。这两根圆柱构成的景观,不仅成为大家对高松港的第一印象,也成为介绍香川、高松和艺术祭的相关报刊中最上镜的主角。
02 × 码头的黄南瓜
从这里起跑,奔向群聚的美术馆们

来到直岛码头,一眼就会看到草间弥生的那颗举世闻名的“黄色大南瓜”。明明海天看不清界线,但天空却时不时落下透明的光束,将黄南瓜打得异常立体,像无重力地漂浮在海面之上,仿佛下一秒它就会起飞,去向宇宙的另一个角落。
03 × 地中美术馆
被安藤忠雄嵌入土地的博物馆

为了不破坏自然环境与视野, 建筑师安藤忠雄将面向山坡的这座美术馆往地下发展,因此70%的建筑体深入地层之中,得名“地中美术馆”。
除了建筑体本身是安藤忠雄最著名的清水模建筑,永久馆藏作品中还有莫奈的五幅《睡莲》。莫奈晚年创作睡莲主题油画时,深受白内障困扰,而安藤忠雄为了引领观者进入这样一个细腻且纯粹的感官世界,在地中美术馆中安排好路径,模拟出这样一种场景,表达出“比起明亮不如幽暗,比起在地上不如到地中” 的理念。
二. 感受独一无二的小店与餐馆
04 × なタ书
完全预约制的神秘二手书店

在濑户内海,不仅能够见识大量前卫装置艺术,极具个性的小店和餐厅更是随处可见。比如这家なタ书,安安静静地就成为日本二手书店界的传奇。如果说东京中目黑COW BOOKS代表了讲究生活的松浦弥太郎,冈山仓敷的虫文库表现了严谨又有点宅的田中美穗,那么高松的なタ书则是藤井佳之的最好代表——将随兴所至的生活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05 × 山六酱油
全日本所剩无几的杉木桶酿造酱油店

“酱之乡”地,自江户时代起便开始制作酱油,至今已有400年历史。这些驻扎在百年建筑中的老店,大部分已经放弃了用老式杉木桶酿造酱油的方法,只留下21家店坚持传统。
目前,在小豆岛的山六酱油(ヤマロク醤油)门前,还能找到一个小小的酱油茶屋——夏季贩卖酱油冷豆腐、酱油布丁、酱油冰淇淋等甜品,冬季则有小炭火炉热烤酱油松饼、烤酱油麻薯等。这是属于濑户内海的独特美味。
三. 融入慢生活
06 × Slow Life
停下脚步,享受自己的时间

来到这里,你会发现小餐馆或是其他店家关门都出奇早, 有的甚至10点开门,但下午4点也许就会关门,一天只营业五六个小时。
为什么这样?店主常常会给出简单的答案:“其实也可以经营到更晚,可就是不想这么做。我们想回家与家人吃晚饭。夜晚是属于家庭生活的,如果连自己的时间都没有,那就失去了Slow Life。”
5. 穷游锦囊《日本》套装
作者: 穷游网


穷游锦囊《日本》精选全日本70多个特色目的地。无论是东京、大阪、北海道等首次旅行热门地区,还是金泽、鹿儿岛、濑户内海群岛之类的资深玩家的“秘密花园”,在此尽收囊中,让你轻松到访梦想目的地。
《初识日本》《关东及东北》《关西及中部》《冲绳、九州、四国及中国》《北海道》,5个分册,独立成书,需要哪本,即可收入背包轻装出行。
6. 《大沼》
主编:杨潇

豆瓣评分:8.3
一本记录奇趣怪人的杂志书,一个癖好收容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向往之,忙碌经营人生的日常中,隐匿在各自的角色身份里。每个人都拥有一片自己的沼泽地,温润隐秘,由各自的癖好铸成这一片令人沉浸的乐园,完成他们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为了记录这些热烈、汹涌的癖好,抑或是激发你我的灵感,这样一本杂志书就诞生了。想让狂人们发觉,当可以定格瞬间,摄取美好之时,有人可以从静止的场景中从容溜走,杂志把沉迷者聚集在一起,知道彼此的存在。
在这本杂志书中,我们找到了这些这些沼泽之地里的狂热玩家,他们的癖好,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我们了解世界的另一面:

inhiu
/ 一个废墟幻境的构建者,一位暗夜探险摄影师 /


黑夜里那些废弃的旧屋,荒野中被人遗忘的沉默建筑,是否曾引起过你的不安?
“每次整晚拍完,人基本都精神恍惚,膝盖淤青的半残状态。有时候也崩溃质疑过为什么要受这么大罪,可每一次成功进入建筑物后,看到那些衰败得无比迷人的景象时,肾上腺素就汩汩往外涌,觉得一切都值了。”

鳲 Studio
/ 一个真正字面意思上关注“内在美”的组织,
她们坚信,血肉腐败,骨骼如玉 /


该以何种美好的方式,减轻对失去的悲伤,让失去肉体的灵魂以物的形式永生。
“万物有灵且美,一切自然的都是美丽的,不管身处哪一个瞬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再之后的腐烂又带来了新的开始。寂寥的肉身腐败,骨骼像蚌中珍珠一般孕育生成。”

Jeet M
/ 深谙各种cult与怪咖文化,身为一个90后大学生,
却疯狂迷恋七八十年代的特摄电影 /


小时候我们偷偷去放录厅看的粗糙的录影带,或是伴随一代人长大的怪兽电影。
“特摄电影、胶皮怪兽和狗是我的三件法器,雾霾也不能使我停下来。”
……
每个人生活的背面都有一片沼泽,
沉溺其中,乐趣赏玩。
希望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大沼,
创建自己的趣味世界。
7. 《东京本屋》
作者: [日] 吉井忍

豆瓣评分:9.0
总有一盏书店的灯光,等待温暖人心。
日本人对书店有两种称呼,“书店(shoten)”和“本屋(honya)”。前者比较书面,后者则偏口语,带着一种亲切感,我们通常会在“本屋”后面加上一个“桑”。我小时候,没事儿就老往离家不远的小书店跑。母亲听到门口穿鞋的动静,问我去哪儿,我总回答:“去本屋桑。”
可是长大后,“本屋桑”渐渐变少了。他们在哪儿呢,他们还好吗?

手绘地图(图片选自《东京本屋》)
8. 《理想的下午》
作者: 舒国治

豆瓣评分:7.8
旅行散文登峰造极之作,压根儿就是“旅行文学”的代名词,甫出书,便已经成为经典,台湾文学青年人手一册的接头暗号。 舒国治首部简体版作品,梁文道专文推介: 信步由之,放眼而望,清风明月时时得于道途,却无须拥有也。
本书以一种超俗的眼光,与闲散的人生情怀,讲旅行、讲山水,看待周遭、寻觅佳境。
自十年前在台湾出版后,风靡了无数文艺游子,几乎人手一册。发行简体版后,篇幅扩大增加,喜好旅行文学者,不可错过。
封面图为德州的巴黎(Paris,Texas)。一九八九年作者驱车横跨美国,巧经此地,透过车窗拍下这帧图片。当时已闻德国文德斯摄有同名一片,尚未一睹。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排行榜

局史馆

师资力量 | 科学研究 | 教学管理 | 图书资料 | 学科导航 | 局史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