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儿童图书日:让孩子爱上阅读
发布时间:2018-04-03 09:49:39 点击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自古以来,人们对于书籍从来不吝赞美之词。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日,旨在唤起人们对读书的热爱以及对儿童图书的关注。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越来越多,儿童阅读兴趣正呈现出逐年下滑趋势。如今,还有多少人在每天坚持阅读?什么样的图书最受小朋友欢迎?如何才能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3月31日~4月1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数字化阅读成主流
“我女儿今年13岁,平时倒是喜欢看书,但是看电子书多一些,尤其是假期,真担心她的眼睛会过早的近视。”3月31日上午,呼和浩特市民李国栋对记者说。记者采访中发现,目前有不少家长都有类似李国栋一样的困惑,网络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市民刘文忠的女儿今年10周岁,特别喜欢文学,爱演讲,在同龄孩子中比较活跃。“她喜欢的多是社会类的书籍,偶尔也看一些青春文学,纸质书籍和电子书都爱看。”刘文忠说,他一般不让孩子玩手机,如果非要看电子书,也会限制时间。
无独有偶,云艳芳谈起11岁的儿子也不无担忧地说:“儿子并不爱看书,就是看多半也是电子书,比较喜欢青春文学、穿越类、侦探类的小说。”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随着手机的普及,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主流的阅读方式。公交车、候车厅……走在街头,随处可见“低头族”拿着手机翻看网络小说、微博、微信,这种碎片化的网络阅读方式,在中小学生中已经渐成趋势。
亲子阅读蔚然成风
“大海深处,住着海国王一家。国王有一个小女儿,长得非常漂亮……”3月31日下午,在玉泉区青少年宫的如斯书吧,市民周华正在给5岁的女儿张惜诺讲童话故事《海的女儿》。周华告诉记者,女儿在青少年宫一家舞蹈班学习舞蹈,每次舞蹈课结束,她都会带女儿来这里看半个小时书才回家。
记者注意到,如斯书吧的环境非常雅致,书架、桌椅,甚至是墙上的装饰,几乎都是木质的,充满了文艺气息,休闲舒适的阅读环境是吸引市民的主要原因。为了方便小朋友取书,各个角落从低到高都放置了各种各样的书籍,童话故事、漫画、作文指导书,也有适合家长们阅读的各类军事、悬疑、武侠、言情等题材的小说。除此之外,书吧还提供点心、果汁等各类简餐。和周华一样,当日有不少家长都陪着孩子在这里静静地看书。
如斯书吧的运营主管张沙沙告诉记者,如斯书吧是由玉泉区政府、教育局和深圳美斯学谷共同打造的一间公益书吧,拥有十万册图书,所有的图书都来自辖区内的学校、教育机构、学生以及家长捐赠。“平均每天来这里看书的孩子有五六百人吧,一般下午来的多一些,大部分都是家长陪同,亲子阅读在这里蔚然成风。”张沙沙说,在这里看书、借阅都是免费的,看书看累了,还可以免费进入“太空舱”休息。
读书要从兴趣入手
“我主张少年儿童更多地去读完整的纸质书,从兴趣入手,从简入难,有了兴趣再考虑广度和深度。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看书,不必当成硬性指标,要根据孩子年龄和学业量以及其他因素考量,只要每天都有阅读时间,慢慢积累,久而久之,阅读便会成为一种习惯。”4月1日,内蒙古图书馆少儿馆副主任周虹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日,内蒙古图书馆举办了“读书娃”国际儿童图书日阅读主题活动,现场还发起了图书漂流、书籍交换活动,参加活动的小朋友纷纷把个人认为最好看的书籍拿出来与小伙伴进行交换阅读。
据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图书馆少儿馆2017年全年累计接待少儿读者8.48万人,少儿图书借阅册次12.56万册。今年以来,平均每月来图书馆的人数在6000~10000人。
周虹利告诉记者,阅读习惯要从小培养。近年来,为了吸引更多的孩子走进图书馆,指导他们正确阅读,图书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读书活动、推荐书目、评比阅读之星、征文比赛等,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让阅读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庭学校共同努力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根据一项针对儿童、青少年阅读的调查显示,从童年到十几岁,每天都读书的儿童比例正明显下降。我国不少地区为了激发青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开展了多种多样有针对性的活动,呼和浩特很多学校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
4月1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呼和浩特大学路小学教导处主任董媛。董媛告诉记者:“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除了家长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教育自然必不可少。近年来,学校正花大力气在阅读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科学方法。针对部分校区外来务工学生较多,发音不标准,学校还特别邀请专业播音员每周为学生上一节语感训练课。同时,还开放学校图书馆,保障一至五年级学生轮流到图书室上阅读课。”
董媛表示,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学校还创设了“书香溢满校园,经典伴我成长”读书节、“书籍开启梦想”艺术节、“书海扬帆,科技畅想”科普节,以及读书之星和书香家庭评选等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倡导学生阅读与文化节有关的书目,突出主题性阅读。此外,学校近几年还邀请到沈石溪、曹文轩、鞠萍姐姐、孙万儒等名家进校园,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链接】国际儿童图书日的由来
1967年4月2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把安徒生诞生的日子确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CBBY)、中国儿童读物促进会在教育部和团中央的共同支持下,将国际儿童图书节引进中国,设定每年4月2日为“中国儿童阅读日”,并为此开展一系列活动,旨在共同架起儿童与图书的桥梁,让中国的儿童与世界儿童同处一个阅读起跑线上,以此促进中国儿童阅读,引领中国儿童成长,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