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一女教师在上林华庭小区自办公益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8-06-09 13:52:04    点击数:

  近日,岳林街道上林华庭南门的“明日之屋”里,陆续有孩子进出,有时候还有家长陪同,他们的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这是一家公益图书馆,面积约30平方米大小,图书馆没有显眼的招牌,屋外的LED屏滚动着阅读的规则,并整齐地摆放着一排盆栽。屋内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书香味,1000多本书籍整齐排列在墙上,有绘本、小说、名著、科学、历史、哲学书等,琳琅满目,基本都是12岁以下孩子的读物。屋内摆放着几张桌椅和长凳,还有随处可见的童话元素,并伴有花束点缀,房间里还安装了投影仪,可以为孩子们放映优秀的电影。

“明日之屋”图书馆馆主章红玉是江口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2000年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教学工作。这家公益图书馆,于今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无需打卡,也无需缴费。每周一至周五晚上6时到8时半,周末早上9时到晚上8时半准时开门,为喜欢阅读的孩子提供一个阅读平台。图书馆因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论孩子》中的经典名言得名:“孩子的灵魂是住在明天的房间里,那是你们在梦中不能想见的。”

“中国人均年阅读仅为0.7本,纸质书本阅读时间更是少得可怜。”章红玉说,4年前,她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们不热衷于学习,没有一种阅读氛围,而提高语文成绩的关键在于阅读,从那时起,她的脑海里出现了创办图书馆的念头。章红玉认为,0到12岁尤其是0到6岁,是孩子阅读、培养情商和智商的黄金期,因此她将图书馆的目标人群定在了这个年龄段。于是,章红玉开始整理一些特级教师推荐书单,将他们储存下来,经过挑选后购置了大量的书籍,自己阅读后将好的书籍收集起来,为以后做准备。

一次偶然的机会,章红玉得知家对面的老年棋牌室正好出租,抱着“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读书”的想法,她用4万元钱租下了这间店面并重新装修,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得知这件事情后,社区、朋友、孩子家长都踊跃地为图书馆捐书,她都进行了一一阅读。她告诉记者:“这里三分之二的书我都看过,我对书品质要求较高,因此这些书都是我精心挑选过的。”

章红玉介绍,图书馆运作3个月以来,成效较为显著。每天基本都有孩子进出,坐下来认真地阅读。小区有一对母女是常客,一星期有4天都泡在这里。前期会有志愿者帮助维持秩序,告知阅读规则。随行的孩子家长也会协助管理。为了减少人力成本,该馆不接受借阅,目前也很少出现书本丢失的现象,孩子们知道规则后都比较自觉,形成了良性循环,为该馆长期运行提供了可能。接下来,她打算在此开展绘本课、读书会和育儿讲座,营造更加温馨的阅读氛围。

下周一至周四晚上7时到8时半,章红玉将在图书馆为1至3年级的孩子试行读书会,寓教于乐,分角色朗读《大盗贼》并进行游戏式表演,陪着孩子们一起读完这本书。“4年前我有阅读写作的教学经验,孩子们都很喜欢这种模式,玩着玩着把书读了。”

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排行榜

局史馆

师资力量 | 科学研究 | 教学管理 | 图书资料 | 学科导航 | 局史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