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里的院士图书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01-01 01:52:42 点击数:
昨天上午,我国声光学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淑仪从母校——温州市龙湾区永兴第一小学校园里的百年老门台前走过。这一天,是其母校135周岁生日,也是她和哥哥姐姐捐资百万元建设、以父亲名字命名的肇麟图书馆开馆之日。从该图书馆最初的谋划、筹建,到亲笔题写馆名、6000多册文史图书一本本编目,张淑仪院士全程参与,做了一回名副其实的图书管理员。
永兴一小的前身是始创于1883年(清光绪九年)的“罗山书院”。1913年书院改制为现代学堂“永嘉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张淑仪的父亲张肇麟担任首任校长,拟校训为“勤、朴、勇”,沿用至今。张肇麟是当地著名的“十三岁秀才”,可惜少年失父。身为长子的他不但将弟弟张肇骞培养成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自己的6个子女也在各自领域成就一番事业。其中,英年早逝的三子张鸣镛是著名数学家,四子张鸣华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长女张淑真是硅酸盐高级工程师,小女张淑仪则是目前唯一一位温籍女院士。
“父亲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哥哥为了整理父亲的手稿买了很多的书,我们就想学习瑞安大儒孙诒让创办玉海楼私人图书馆的义举,把这些书办个文史图书馆,给有志于文史研究的年轻人提供帮助,同时希望吸引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加入到文史研究的行列。”张淑仪说。2015年,百年老校永兴一小第一次迁建校园,专门辟出1000多平方米的房子,张氏三兄妹捐资100万元,建设“肇麟图书馆”,并成立了专人负责的基金管理小组。
张淑仪把科学家的严谨全部用到图书馆的建设中。“这里的6000多本书,每一本都经过院士的手,大部分还不止一次。这些书都是今年陆续从南京、北京、上海等地寄来。100多箱书,每一箱都有详细编号,里面附带纸条写明书名。”永兴一小副校长施昌贵说。
“8月的温州多热啊,图书馆里连吊扇都还没安装。张院士就趴在地上,面前一堆的书,一本本地编目,一呆就是20多天。”肇麟图书馆管理员告诉记者,下阶段,肇麟图书馆还将建立专门的网站,供人们查阅。
“有些人可能没有机会上大学,但是如果能提供他这么一个平台,他就可以自己钻研,自己能达到大学甚至研究生的水平。”张淑仪对记者说。生于1935年的张淑仪今年83岁,在亲笔题写“肇麟图书馆”五个大字之时、在为6000多册图书编目之际,她的目光里是83岁女儿对早已远去父亲的孺慕之情,更是一位科学家对温州文史研究者的无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