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典籍博物馆的诞生以及国家图书馆被赋予的功能
发布时间:2019-05-27 14:49:39 点击数:
图书馆与博物馆在历史上曾经历合与分的过程,二者在功能上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1937年7月,时任北平研究院院长的李石,在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一次年会与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三届年会上曾发表演说称:“图书是文字的博物,博物是实物的图书。”以图书与博物阐明了二者的密切联系。
国家图书馆
当前,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加强,国民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休闲化时代”的来临,对文化事业有了更高的需求,也促使图书馆不断拓展服务方式。2012年7月,经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国家图书馆加挂“国家典籍博物馆”牌子,国家典籍博物馆应运而生,2014年9月对公众正式开放,成为当前国内首家图书馆中的国家级博物馆。
国家图书馆
可能很多人比较奇怪,为什么要给国家图书馆加挂“国家典籍博物馆”的牌子?为什么不能是别的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有多大的能量,又具备怎样的功能?国家图书馆除了负责收集保存出版物,担负国家总书库职能,并面向公众提供文献查询、借阅服务之外,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宝库。
甲骨文记忆展展厅 龟甲模型
国家图书馆“上承宋元明清历代皇家珍藏,旁搜明清以降海内藏家毕生所聚,又经几代馆员努力购求,益以社会各界无私捐赠,形成起于殷商、遍及中外的宏富馆藏”。这其中包括甲骨、金石拓片、敦煌遗书、宋元善本、明清精抄精刻、家谱方志、名家手稿以及名家校勘题跋之本等,从横向到纵向,总总而生。
宋元善拓临摹展展厅
原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善本部主任赵万里先生曾提出“新善本”的收藏标准为: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在国家图书馆种类繁多、卷帙浩繁的馆藏中,这些珍贵的善本古籍和特色文献,不仅仅是作为图书和史料研究的存在,也是宝贵的历史文物和精妙的艺术作品,是历史与艺术的博物。
楹联展展厅
典籍博物馆的成立,为藏品量身而定的专业展厅和展柜解决了文保与安防的问题,使藏品得以走出深闺。知道了吧,正是因为国家图书馆典藏丰富,超过国内任何一家的图书馆,所以国图才有资格挂上“国家典籍博物馆”的牌子。